智能繃帶是一類與普通醫療繃帶全然不同的創新型產品。與普通醫療繃帶相比,在材料方面,智能繃帶主要由納米纖維、生物材料、導電材料等先進高科技材料制備而成;在結構方面,區別于僅由吸收材料層組成的傳統繃帶,智能繃帶由嵌入式電子設備和藥物的柔軟、彈性聚合物組成;在性能方面,智能繃帶具有更高的彈性、柔韌性以及治療的有效性,能夠實現實時監測傷口狀態、傷口異常警示、記錄傷口治療數據、釋放微電場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形成等作用。
目前智能繃帶憑借著優勢性能已成為治療慢性傷口的先進手段,尤其在傷口難以愈合的糖尿病及燒傷患者治療領域。糖尿病患者需要頻繁接種胰島素,且高血糖會干擾傷口愈合過程,造成傷口愈合緩慢,甚至發生感染與潰爛情況,燒傷更是一類在治愈過程中易發生感染的慢性病癥。糖尿病及燒傷慢性傷口不僅會導致患者虛弱,而且還會大量消耗醫療保健系統,而智能繃帶可有效治療與監測此類病癥,能夠在更低成本上實現更有效治療,行業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智能繃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現階段,智能繃帶行業尚處于研究階段,但已有多項先進研究成果涌現,例如2020年2月,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可指示感染的智能繃帶;2022年4月,美國TIBI研發出一種可殺死細菌的新型帶電繃帶“ePatch”;2022年11月,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可同時監測與治療傷口的無線智能繃帶;2023年3月,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可自動治療慢性傷口的智能繃帶。
此外,還有新加波國立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法國Grapheal公司等研究機構與企業有智能繃帶研究成果出現。未來在全球各國研究機構與企業研發進展不斷加快背景下,智能繃帶產業化進程開啟指日可待。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智能繃帶作為治療慢性傷口的先進手段,未來有望徹底改變傷口治療和護理方式,行業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但與此同時,智能繃帶行業尚處于研究階段,發展仍面臨著充電困難、成本高、生物兼容性等困境,未來研究機構與企業仍需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突破困境,助推行業邁進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