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主要是指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且不以治療為目的食品。兒童保健品屬于保健品的細分品類之一,主要是針對兒童的身體情況進行研發的產品,可以及時補充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所缺乏的營養,起到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經過多年發展,兒童保健品種類逐漸豐富,大致可分為營養素補充劑、特定保健功能的產品等。
從銷售渠道來看,我國兒童保健品的銷售渠道大致可分為淘寶、京東等線上銷售渠道以及藥店、大型商超、專營店、經銷商等線下銷售渠道。目前,我國兒童保健品銷售渠道仍以線下渠道為主,線上渠道為輔。2022年,我國兒童保健品線下渠道銷售占比為65.5%,線上渠道銷售占比為34.5%。隨著我國電商平臺逐漸完善,線上購物人數逐漸增多,未來兒童保健品線上渠道銷售占比將逐漸提升。
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對自身健康的關心程度逐漸提升,醫療保健品支出逐漸增長。再加上我國人口規模較為龐大,兒童人口數量較多。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末,我國國0—15歲人口為25615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1%。并且隨著我國三胎政策逐漸實施,未來兒童人口數量將有所提升,這為兒童保健品市場提供了發展基礎。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兒童保健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現階段,我國保健品知識逐漸得到普及,父母養育觀念逐漸發生轉變,更加關注兒童的營養補充問題,因此,兒童保健品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逐漸增長。2022年,我國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為524.2億元,同比增長2.4%。
我國兒童保健品市場中企業數量逐漸增多,市場集中度較低,尚未出現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國外兒童保健品企業主要有安利、Schiff、Myprotein等,國內規模較大的兒童保健品企業主要有湯臣倍健、紐優生物、合生元生物、康貝恩、安琪紐特、養生堂藥業等。國外兒童保健品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產品質量較高,占據我國一部分高端市場。國內兒童保健品企業由于品牌知名度較低、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我國兒童保健品企業需要不斷進行研發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隨著我國大型兒童保健品企業逐漸擴張,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未來可能會消失或被合并,其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