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BCI)可分為植入式腦機接口、非植入式腦機接口兩大類,其中植入式腦機接口具有準確率高、時間分辨率高、信息傳輸率高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手術風險高、感染率高、植入創傷大等問題。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全球植入式腦機接口研究和應用取得了巨大進展,行業發展持續向好。
植入式腦機接口是通過手術等方式將信號采集裝置(電極)直接植入患者大腦皮層。目前全球腦機接口技術仍處于發展早期,相關布局企業達到30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國等地區。由于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壁壘高,目前全球布局非植入式腦機接口的企業占比較高。
腦機接口在軍事國防、生物醫療、消費電子、科學研究、娛樂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2023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美元。與海外市場相比,我國腦機接口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在政策引導、科技賦能等因素驅動下,我國腦機接口技術水平得到提升,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植入式腦機接口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植入式腦機接口相關企業有Neuralink、Synchron、BrainGate、Kemel、衷華腦機、微靈醫療等,其中Neuralink在植入式腦機接口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由于技術壁壘高,植入式腦機接口商業化進程緩慢,目前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植入式腦機接口相關研發機構或院校有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神經義肢移動實驗室、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近年來,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我國植入式腦機接口研究取得一定進展。
具體來看,浙江大學腦機接口研究所鄭筱祥教授團隊于2020年完成國內首例植入式BCI臨床轉化研究;微靈科研團隊搭建了基于非人靈長類的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前研究范式和功能評估系統,并成功完成多只腦機接口獼猴的植入手術;2023年,衷華腦機自主研發的“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通過科技成果評價,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全球腦機接口市場景氣度較高,截止至目前,全球腦機接口融資金額已突破20億元。非植入式是腦機接口主流賽道,但植入式腦機接口準確率高、信息傳輸率高,隨著相關技術突破,植入式腦機接口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突破,同時在資本、技術助力下,植入式腦機接口商業化進程有望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