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紅素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抗肥胖、抗炎、抗類風濕、抗腫瘤等功效,在醫藥、化妝品、動物飼料、減肥產品、保健產品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雷公藤紅素又稱為南蛇藤素,是一種萜類天然產物,提取自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全株或去皮木質部份。雷公藤紅素外觀呈紅色粉末,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醚、乙醇、三氯甲烷、二甲基亞砜等有機溶劑。
雷公藤紅素是從雷公藤、南蛇藤中分離而來。雷公藤是一種中草藥,多為野生來源,在我國其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蘇、安徽、湖南、浙江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雷公藤化學成分復雜,雷公藤甲素(二萜)、雷公藤紅素(三萜)是其主要藥效成分。目前雷公藤相關制劑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雙層片、雷公藤內酯軟膏等,獲批生產企業有千金協力藥業、南京中山制藥、廣東華南藥業、江蘇美通制藥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雷公藤紅素(南蛇藤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雷公藤制劑適用于類風濕病、免疫相關腎臟病及皮膚病治療,近年來,我國雷公藤制劑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2022年達3.9億元左右,預計2028年這一市場規模將突破9.0億元。作為雷公藤制劑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隨著雷公藤制劑市場擴展,雷公藤紅素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雷公藤紅素水溶性較差、人體利用度較低,提高劑量會產生神經毒性、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導致雷公藤紅素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來,納米給藥系統、結構修飾等技術的研發,為雷公藤紅素應用提供了新途徑,目前在研雷公藤紅素納米給藥系統材料有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膠束、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s)等。
雷公藤紅素生產涉及到原料采集、提取、分離、純化、干燥、制劑等環節,工藝流程較為固定,但由于其質量現行標準不統一,在生產過程中,各廠家在吸附劑用量、洗脫溶劑選擇、組分收集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雷公藤紅素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雷公藤紅素市場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雷公藤紅素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肥胖、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雷公藤紅素有望開發成為新型抗腫瘤藥、減肥藥。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腫瘤人群、肥胖人群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對新型抗腫瘤藥物、減肥藥的需求旺盛,雷公藤紅素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