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粘合劑(medical adhesive,MA)是指在臨床醫療或醫學研究中應用的,能夠粘附于組織和器官表面,或能使組織和器官表面間發生粘合的制劑、材料或物質,其主要用于器官和組織的局部粘合與修補、傳統縫合術的輔助止血、牙齒的修補、骨骼或關節的結合與定位等技術領域。
近年來,中國醫療條件逐漸提升,醫生及患者對手術質量的要求提高,傳統以縫合線進行縫合的法存在效率低、容易留下傷疤等缺陷,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隨著醫用材料的發展及相關技術的進步,醫用粘合劑、吻合夾、電凝、封堵、止血劑等傷口護理技術相繼被開發出來,醫用粘合劑以安全、可靠、高效等優勢,受到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青睞。
目前,國內醫用粘合劑市場中呈現出進口品牌和本土品牌并存的競爭格局。進口品牌發展時間較早、生產規模較大、技術實力和產品配套能力較強,在醫療市場的應用表現較好,主要品牌有Ethicon(美國)、B.Braun Melsungen AG(德國)、Baxter International(美國)、Henkel(德國)等,其中,B.Braun Melsungen AG(德國貝朗)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較高;本土品牌中,代表性企業如北京福愛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康派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廣東龍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江西博恩銳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憑借著品牌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優勢等,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市場份額。總的來看,隨著國內醫用粘合劑行業生產企業數量增加,市場競爭由緩和走向激烈。
隨著外科手術數量的上升及手術質量要求的提高,臨床上對能夠在血液或者組織液等濕潤環境中發揮黏附止血作用的醫用粘合劑需求顯著增加。受市場需求增加吸引,國內從事醫用粘合劑產品生產的企業增多,加之我國醫用粘合劑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提高,推動中國醫用粘合劑產量持續增長。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醫用粘合劑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醫用粘合劑行業產量近300萬支。
據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隨著國內微創、整形等外科手術增多,國內傷口處理材料需求增多。隨著技術進步,國內醫用粘合劑生產企業數量有所增多,行業內容企業均推出多款醫用粘合劑產品,國產醫用粘合劑產量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很好的滿足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總的來看,我國醫用粘合劑領域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