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是用經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中采集的血漿分離提取,并經60℃、10小時加溫滅活病毒后制成生物制劑,屬于血液制品,可用于治療因失血、創傷及燒傷等引起的休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以及低蛋白血癥等疾病,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從行業整體來看,血液制品是人類醫學臨床使用的一線用藥。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升,以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近年來國內血液制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由2018年的280億元左右增長至2022年的400億元左右,為人血白蛋白提供良好發展基礎。
血液制品在原材料采集、產品制備過程中存在各種污染與交叉感染的風險。在血液制品行業發展過程中,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通過完善單采血漿站管理辦法、對產品進行批簽發檢測等方式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人血白蛋白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從國內市場來看,在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社會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疾病診療率不斷提高,人血白蛋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我國人血白蛋白市場規模約為21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接近340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10%。
從上游市場來看,隨著國家對單采血漿站監督管理不斷加強,血漿采集技術不斷進步,近年來國內血漿站數量呈上升趨勢,血漿采集量不斷增加。2022年我國總體采漿量約為10180噸,較上年增長約8%。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下游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人血白蛋白批發簽量總體呈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總量超過4200批,其中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總量占比超過60%,市場對進口產品依賴性強。從行業競爭態勢來看,進口人血白蛋白主要被百特、基立福、杰特貝林等企業占據,市場集中度較高;受監管機制、技術限制等影響,國內人血白蛋白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天壇生物、華蘭生物、四川遠大等企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