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常見病癥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注意力下降等。常見的治療失眠的藥物包括安眠藥(主要有非苯二氮卓類、苯二氮卓類藥物)、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物、褪黑素受體激動劑等,具體藥品有唑吡坦、阿普唑侖、曲唑酮、喹硫平等。
失眠的誘發因素包括情緒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等。隨著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國民生活及工作壓力不斷增加,疊加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近年來我國失眠癥成人患病人數不斷增長,2022年超過2.9億人,失眠藥具有廣闊消費市場。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失眠藥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隨著國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升,對失眠癥的認知度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失眠藥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2016年我國失眠藥市場規模約為99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29億元,2016-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4.5%。目前我國失眠癥就診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失眠藥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失眠藥研發周期長,風險較高,受技術、經驗等限制,我國失眠藥以仿制藥為主,創新藥研發進程緩慢,自2007年右佐匹克隆上市后長期無新藥推出。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我國藥物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失眠藥研發進程不斷加快,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2023年11月,京新藥業申報的1類創新藥地達西尼膠囊獲批上市,成為16年來國內首個獲批治療失眠的1類創新藥。
苯二氮䓬類藥物和非苯二氮䓬類藥物均是通過增加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產生鎮靜催眠的效果,前者起效速度快,長期大量服用易產生成癮性,后者成癮性較小,安全性相對較高。隨著行業不斷發展,現有失眠藥在起效時間、副作用、治療效果等方面逐漸無法滿足市場需要,行業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失眠癥診療率不斷提升,失眠藥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我國失眠藥行業起步較晚,由于進入門檻高、市場監管較為嚴格,揚子江藥業、京新藥業、力品藥業等企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處于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