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行器,是一種輔助行走設備,其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和機械工程技術,能夠幫助行動不便人群完成移動。智能助行器具備收音機播放、照明、高度調整、自動檢測跌倒、GPS定位、自動報警等多種功能,屬于新型智能化康復醫療器械。
智能助行器通常由傳感器陣列、移動基座以及支撐架等組件構成。傳感器陣列包含有激光測距儀、紅外傳感器、多維力傳感器等。激光測距儀能夠獲取障礙物位置以及距離,以防止發生跌倒;多維力傳感器能夠調整智能助行器的運行狀態,輔助使用者行走。近年來,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智能助行器組件質量已達到全球領先,這將為智能助行器行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為規范智能助行器行業發展,我國有關部門已出臺多項相關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2024年3月,上海市康復器具協會發布團體標準《T/SRDA 008—2024 智能助行器》,該項標準由深圳作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理工大學起草,明確規定了智能助行器的技術要求、分類、檢驗規則等內容。在此背景下,我國智能助行器行業將逐漸往規范化方向發展。
智能助行器屬于新型智能化康復醫療器械,適用于行動不便人群。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失能風險將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億,占總人口的21.1%。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智能助行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智能助行器能夠幫助失能患者完成各種活動,未來在應用需求拉動下,其行業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展。
隨著行業景氣度提升,我國智能助行器市場參與者數量有所增長,主要包括新松機器人、國華智能制造、川孚智能、魚躍醫療、英科醫療等。新松機器人主營產品包括可穿戴式下肢助行器、智能助行器等,產品在養老院、醫療機構等場景應用廣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智能助行器作為輔助行走設備應用需求不斷增長。受益于行業標準日益完善以及技術進步,我國智能助行器行業逐漸往高性能方向發展。在市場競爭方面,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具備智能助行器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未來其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