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管路(體外循環管路)是連接患者與透析設備的核心部件,承擔血液體外循環的關鍵功能。其核心結構由動脈管路(紅色標識)和靜脈管路(藍色標識)構成,其中,動脈管路將患者血液從體內引出并輸送至透析器,通過半透膜過濾毒素和多余水分;靜脈管路將凈化后的血液安全回輸至患者體內,維持循環系統穩定。此外,部分管路系統配備沖洗器、廢液袋等輔助組件,以提升操作安全性。
作為“人工血管”,血液透析管路需具備高生物相容性、抗凝血性和機械強度,以降低治療中的血栓、感染等風險。其性能直接決定透析效率及患者生存質量,是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的“生命通道”。
中國血液透析管路市場已形成“外資主導高端、國產滲透中低端”的競爭格局,主要企業包括威高股份、三鑫醫療、寶萊特及費森尤斯。其中,威高股份作為國產血液凈化領域龍頭,占據國內血液透析管路近三分之一市場;三鑫醫療、寶萊特聚焦高性價比產品,加速搶占基層市場;外資品牌費森尤斯憑借技術優勢仍占據高端市場,但份額受國產企業擠壓。
近年來,中國血液透析管路的發展環境趨好,首先,國產醫療耗材及器械受到國家政策鼓勵及支持,血液透析耗材納入集采范圍,推動國產替代進程;其次,國內企業突破醫用級高分子材料改性、精密模具制造等關鍵技術,產品穩定性接近國際水平;再次,國內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如TPE、醫用PVC)本土化率提升,成本優勢凸顯。
從市場需求看,中國老齡化加劇,加劇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高發,ESRD患者數量整體攀升。2024年我國ESRD患者超過300萬人,但透析滲透率不足20%,遠低于發達國家70%水平。隨著醫保覆蓋擴大及基層醫療能力提升,滲透率有望加速提高。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5-2030年血液透析管路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市場規模達14億元。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中國血液透析管路市場產品將趨于高端化,如研發抗凝血涂層、集成壓力傳感器等功能性管路,縮小與外資技術差距。在競爭格局方面,集采政策深化加速行業洗牌,頭部企業市占率持續提升56使得市場集中化發展。在市場開發方面,在國內市場飽和度提升的情況下,國內血液透析管路企業將依托成本優勢開拓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構建國際競爭力。另外,血液透析管路龍頭企業也將逐步向透析機、透析液等高附加值產品拓展,形成“設備+耗材”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