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又稱人造胚胎干細胞、iPS細胞,是由數個重編程基因導入體細胞逐步誘導獲得的一種細胞,其具備胚胎干細胞(ESCs)無限更新增殖和向所有細胞組織器官分化的能力。與胚胎干細胞相比,iPSC優勢在于其不無需人胚胎創造,不涉及社會倫理問題和爭議。
iPSC具有分化再生能力強、可批量生產、細胞一致性良好、無免疫排異、易于標準化等特點,在再生醫學、藥物開發、抗炎修復、疾病建模、細胞治療、組織工程、類器官生產、3D生物打印、基因編輯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iPSC技術于2006年誕生,隨著技術發展,近年來其在神經系統疾病、眼科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及腫瘤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黃斑變性、帕金森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脊髓損傷等疾病。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iPSC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行業景氣度較高,2024年全球針對iPSC相關企業的融資總額達80億美元以上。在全球范圍內,iPSC市場驅動力主要來自于美國、歐洲、亞太地區,其中美國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亞太地區增長勢頭強勁。
在國外市場上,iPSC市場參與者包括澳大利亞Cynata Therapeutics、美國Fate Therapeutics、美國Century Therapeutics、美國BlueRock Therapeutics、日本Heartseed、日本Cuorips等。日本Cuorips是日本第一家申請批準基于iPS細胞技術的細胞療法科技公司,其人體心肌片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iPS技術進行嚴重心力衰竭治療的產品。
我國iPSC相關企業包括睿健醫藥、躍賽生物、瑞臻生物、士澤生物、霍德生物、艾爾普再生醫學、中盛溯源、呈諾醫學等,企業數量較多。近年來,我國企業在iPSC領域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iPSC臨床轉化進展較快。
我國iPSC市場景氣度也較高,2024年以來,睿健醫藥、中盛溯源、士澤生物等企業均完成了資本投資,其中中盛溯源B輪融資金額達2.35億元,睿健醫藥于2024年10月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2025年4月完成了近億元B+輪融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iPSC在再生醫學、細胞治療、藥物開發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潛力,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治療需求增加背景下,iPSC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iPSC技術復雜、質量控制要求高,近年來,我國企業突破了海外技術壟斷,不斷推動iPSC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部分產品研究進展遠超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