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銜接器(TCE)療法是通過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將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從而激活T細胞攻擊靶細胞的免疫療法。T細胞連接器(TCE)是一類能夠同時靶向并結合腫瘤細胞和T細胞的雙特異性抗體。
基于T細胞的癌癥免疫療法根據作用機理不同主要分為針對PD-1/PD-L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療法、專注于免疫刺激通路的療法兩類,其中第一類療法代表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療法僅對部分患者有效,第二類療法代表為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和T細胞銜接器,其中CAR細胞療法存在生產成本高昂、生產周期較長、化療后T淋巴細胞數量和功能下降等局限,限制了其廣泛應用。TCE療法是新一代癌癥免疫療法,兼具靶向性、高效性和靈活性,近年來,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
目前全球已有10款TCE療法獲批上市,靶點主要包括CD19、CD20、BCMA、GPRC5D等,主要用于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B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型淋巴瘤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T細胞銜接器(TCE)療法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目前上市TCE藥物主要適應癥,但隨著研發深入,TCE藥物在實體瘤(如小細胞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傳染病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實體瘤是最主要的癌癥種類,占據癌癥種類的90%以上,目前針對實體瘤的TCE藥物正在火熱研發中。
TCE療法是近年最具商業轉化潛力的技術路徑之一,2024年以來,全球TCE領域交易總額超過85億美元,國際布局企業包括安進、強生、艾伯維、默沙東、羅氏、葛蘭素史克、輝瑞等。其中安進的CD19×CD3雙抗Blincyto(貝林妥歐單抗)是首個突破10億美元的TCE藥物,2024年銷售額達12億美元以上。
我國TCE療法布局企業包括百濟神州、恒瑞醫藥、信達生物、中國生物制藥、百利天恒、康諾亞、高田生物、維立志博、和鉑醫藥等,目前國內在研TCE療法多處于臨床早期,其中高田生物的HF50是全球首款獲批開展臨床的脂質體型T細胞銜接器,擬用于治療HER-2陽性或HER-2低表達的晚期實體瘤。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TCE療法兼具靶向性、高效性和靈活性,已成為癌癥免疫治療領域發展風口,資本投資熱情居高不下。TCE療法市場規模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適應癥逐漸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向實體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擴展。隨著布局企業增加、研究深入,未來將會有更多的TCE療法獲批上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