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超聲機器人是一種結合了機器人力位控制、機器人遙控操作、醫學影像識別、AI診斷、多模態數據采集與處理等核心技術的新型醫療器械。醫用超聲機器人由多自由度機械臂、超聲掃描儀、力控傳感器、圖像識別系統等組成,能夠實現超聲檢查全流程的無人化、自動化和智能化。
超聲是醫學成像中最有價值的診斷工具之一,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年超聲檢查量約達20億次,整體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級。但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水平較弱,超聲診斷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超聲醫生短缺、區域超聲結果不互認等問題。醫用超聲機器人的出現,不僅有助于解決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還能夠提高超聲效率與診斷準確度。
醫用超聲機器人具有可長時間工作、精度高、靈活性強、可重復性好等優勢,可替代醫生進行甲狀腺、頸動脈、肝臟、腎臟、胰臟等部位的超聲檢查,也可用于遠程診斷、遠程手術等場景。醫用超聲機器人在醫院、養老機構、社區醫院等領域具有廣闊推廣空間,未來有望實現廣泛應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醫用超聲機器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基于其應用價值和前景,國內外企業和單位均在積極開發醫用超聲機器人,包括美國mendaera公司、histosonics公司、以色列EndoCure公司、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合肥合濱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合濱智能)等。隨著通信、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醫用超聲機器人將不斷向智能化、小型化、精準化等方向發展。
合濱智能成立于2020年8月,2023年,其自主研發的遠程超聲機器人產品,獲批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在遠程超聲機器人基礎上,合濱智能進一步開發出具身智能超聲機器人原型機,該原型機由輔助操作機器人、自主超聲掃查診斷機器人構成,其不僅能自主完成超聲機參數調節、耦合墊放置等輔助操作,還能提升掃查診斷的智能化水平。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醫療,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為醫用超聲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醫用超聲機器人有助于解決基層醫療資源稀缺、效率低等難題,應用前景廣闊,但醫用超聲機器人產業化難度大,目前仍缺乏充分臨床驗證,未來醫學界與工業界需加強合作,加快醫用超聲機器人臨床轉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