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教育(簡稱“美育”)指的是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美學教育是一個十分廣闊、重要、內容豐富的領域,與各行業發展及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美學教育涵蓋的內容寬泛,凡是與提升美相關的培訓均可稱為美學教育,目前常見的美學教育培訓包括美術培訓、音樂培訓、舞蹈培訓,以及形象設計培訓、服裝搭配培訓、藝術設計培訓等等。
近年來,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穩步前行,利好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再加上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我國美學教育培訓行業面臨著利好的發展環境。新思界
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6年美學教育行業細分市場深度調研報告》指出,當前推動我國美學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思想的發展
接受教育的核心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接受教育盡可能使人與生俱來的潛質得以發展,另一個是通過接受教育獲得適應社會的后天的思想品質和知識能力。因此,人的教育必須與社會要求和個體潛能的雙重基礎上全面的實施。
在倡導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今天,無論是教育機構、家長還是個人,都愈加重視美學教育這一重要構成部分。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教育思想的演進,美學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學校和學生群體領域,而是逐步擴大了范圍,延展了范疇。大批社會工作者和自由工作者等群體逐步加大對這方面的重視,基于自我修養和外在形象提升,以及美學技能提高的隊伍逐步壯大。
教育思想的演進對美學教育事業的影響是根本性的,我國素質教育和全面教育的發展無疑成為美學教育事業在全社會范圍內發展的內在動力。而美學教育自身范圍的擴大及內涵的延展,也推動了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2、穩步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
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對美學教育的規模、質量,具有不容忽視的制約作用。經濟的發展能為美學教育提供必要的經濟基礎。美學教育的辦學規模、教學環境和設備的改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教育門類的增加,都依賴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水平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等各項指標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即使是在宏觀經濟下行形勢明顯的2014年,國內GDP增速仍然保持了7.4%的水平。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地發展,為美學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健康的發展環境;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增長使得更多的消費者逐步關注個人形象,增加對個人美學教育的投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則意味著建筑事業和商業的發展,而這些領域的發展無疑對美學教育培訓事業的進步有著較強的推動作用。
3、不斷進步的社會環境
因為產品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的性質,在實用性大體接近的情況下,審美性就成為商品競爭的重要因素。所以,審美趣味和品質在商品上的反映,將直接影響其經濟效益。反過來,對商品審美品質的追求,將對美學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
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我國居民的審美理念和美學追求也在不斷進步。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已經不再局限于追求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功能,還增加了對產品的色彩搭配、風格表現、外形設計等外在因素的要求。例如,在服裝選擇方面,消費者不僅追求服裝的保暖、遮蔽等功能,還追求服裝樣式設計的新穎別致、色彩搭配的協調美觀。
消費者產品選購標準的變化促使企業加強產品陳列、外觀設計、色彩搭配等諸多方面的投入,各企業紛紛引進受過專業美學教育培訓的人才,或者從美學教育培訓機構處獲得一定的專業培訓知識。
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推動了居民個人審美的提高,消費者對自我形象、修養和審美的關注度提升,愿意花費更多的金錢用于自我形象的提升。通過接受專業的美學培訓,提升自我的修養、自我形象及審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