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與2010年相比實際增長62.6%;城鄉、地區差距持續縮小;普通家庭從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跨越,花錢更有底氣。
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長4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年均實際增長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為實現“收入倍增”計劃打下堅實基礎。國家統計局住戶辦主任王萍萍表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0年相比,實際增長62.6%。在未來4年內,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就可實現比2010年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
城鄉差距持續縮小。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長39.3%,實際增長28.6%,年均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長47.4%,實際增長
36.3%,年均實際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1.5個百分點,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72(農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16。
地區差距不斷縮小。2012年以來,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為10.3%,比中部地區高0.4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高0.9個百分點,比東北地區高1.8個百分點。
新思界
數據分析師認為,城鎮居民高收入者可能存在收入低估問題,農村居民高收入者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準確計量,這會影響代際收入彈性測度的準確性。尤其是工資性收入沒有包含家庭財產及財產性收入,基于中國家庭財產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逐漸擴大,財富的代際傳遞效應可能在未來增大。
更多
宏觀數據盡在新思界數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