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通報了2017年上半年我國金融統計數據基本情況,其中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廣義貨幣M2增速連續兩個月處于10%以下。
初步統計,2017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1.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6萬億元。6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83億元。
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同比增多,存量適度增長,表明當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63.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2.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保持在10%以下的增長。
近期商業銀行一些表外產品相關的資金運用科目擴張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應下降,這是金融體系降低內部杠桿的客觀結果。
狹義貨幣M1余額5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個和9.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1.54萬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增加。
M1、M2之外還有M0,它們指的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通俗的解釋, M0與消費密切相關,它的數值髙則證明老百姓手頭寬裕、富足。Ml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現行指標。M2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
新思界
數據分析師認為,隨著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落實,金融機構表外擴張速度有所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和M2增速相應下降,這是金融體系內部去杠桿的客觀結果。這種增速下行在強監管的環境之下,會成為一個新的常態,未來M2增速有可能進一步跌破9%。
更多
宏觀數據盡在新思界數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