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17年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億元。5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2個百分點。
2017年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8萬億元,同比多增240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9億元,同比少減425億元;委托貸款減少278億元,同比多減1843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812億元,同比多增1691億元。
2017年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6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11.9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2.64萬億元,同比下降2.2%;委托貸款余額為13.8萬億元,同比增長16.1%;信托貸款余額為7.3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
從結構看,5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2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余額占比1.6%,同比低0.2個百分點;委托貸款余額占比8.4%,同比高0.3個百分點;信托貸款余額占比4.4%,同比高0.5個百分點。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員認為,商業銀行紛紛擴大了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而央行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和市場供求狀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動性支持,也保持了銀行體系流動性中性適度和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