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半乳糖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動物乳汁中,在母乳中含量較高,是一種具有天然性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工業化生產中,低聚半乳糖主要以牛乳中的乳糖為原料,經過β-半乳糖苷酶轉化后生產的一種低聚糖和寡糖類混合物。低聚半乳糖由于熱值較低,有利于腸道中乳酸菌、雙歧桿菌等有利菌類的增殖,最終達到改善人類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
低聚半乳糖生產方法主要有五種,主要有化學法合成、發酵法、酶法合成、天然原料中提取、天然多糖的酸水解,但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較少,且提取難度較大;天然多糖的酸水解法的產品得率較低,且產物成分復雜,難以純化;化學法合成法生產中采用的添加劑產品毒性較大,易殘留,最終成品率較低。總的來看,以上四種方法在實際中應用存在問題,無法大規模生產。酶法合成是以高濃度乳糖或者乳清為原材料,采用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合成方法簡單,原料充足,生產成本較低,是工業化生產低聚半乳糖的主要方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低聚半乳糖(GOS)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低聚半乳糖是最早被允許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功能食品的低聚糖,目前被應用在嬰幼兒奶粉、烘焙食品、保健食品、乳制品和飲料的生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低聚半乳糖生產國家,在2020年我國低聚半乳糖產量達到12萬噸左右,且受益于我國居民對于功能性健康食品、飲品消費需求的增長,國內低聚半乳糖產量仍將呈現增長趨勢,預計到2025年達到15萬噸。
低聚半乳糖生產技術門檻相對于菊粉、低聚果糖等其他益生元產品更高,生產難度較大,當前全球能夠實現低聚半乳糖生產的企業有荷蘭皇家菲仕蘭,國內能夠規模化生產低聚半乳糖的企業有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百龍創園等。受益于低聚半乳糖應用需求的增長,我國低聚半乳糖產值規模也攀升,在2020年達到2.8億元。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低聚半乳糖應用范圍廣泛,且對于人體消化功能有益,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國內居民對于功能性食品、飲料需求攀升,低聚半乳糖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國低聚半乳糖產量呈現持續攀升趨勢。在生產方面,目前實現低聚半乳糖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較少,市場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