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健身器材是健身器材產品的一種,從大類劃分上屬于體育用品及器材制造業。健身器材產品根據使用場景,大致可以分類為家用健身器材及商用健身器材。家用健身器材的終端客戶以個人消費者為主,產品主要包括跑步機、橢圓機、劃船機、啞鈴、杠鈴等,作用是增強使用者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強度。
家用健身器材呈現出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技術發展趨勢,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產品性能的改善,居家健身受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高。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各國推行人員流動限制政策,人們居家辦公的時間及意愿增加,使得家用健身器材消費需求出現大幅增長。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家用健身器材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家用健身器材市場規模較2019年增幅達30.2%,2021年,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人員流動的限制政策逐步取消,家用健身器材市場的需求增速有所放緩,增速為12.7%。
目前,國內家用健身器材廠商眾多,較為知名的企業有英派斯、舒華體育、金陵體育、三柏碩、康力源、力山、廈門鋼宇工業有限公司和廈門康樂佳運動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力玄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但大多數企業為中小型企業,規模化企業數量較少,導致國內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
相比于商用健身器材,家用健身器材的終端客戶以個人消費者為主,消費者居家鍛煉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以及與專業人士的互動和反饋,長期下來會導致消費者喪失鍛煉心態,一定程度上對家用健身器材產品的進一步提高普及率產生不利影響。一些商家似乎已經看到一些契機,開發線上健身教學APP,提升居家健身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激發用戶對家用健身設備的需求,促進了家用健身器材行業市場的發展。
新思界
產業研究員認為,家用健身器材作為大眾消費品,其市場需求與居民收入水平、人均消費水平以及居民的運動健身意識密切相關,而運動健身意識往往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相關性。在經濟繁榮時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高,對于家用健身器材的消費需求增加;在經濟蕭條時期,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消費水平下降,對于家用健身器材的消費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