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是以老年人為主要受教育群體的教育活動,其是整個教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老年教育目的是使老年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生活、增強體質,其內容較為豐富,包括營養與保健、音樂與舞蹈、手工與園藝、文化知識、職業訓練,以及對退休生活的適應等。老年教育的形式包括各種講座、學習班、老年學校、老年學院和老年大學,其中,老年學院和老年大學是老年教育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形式。
中國是人口大國,近年來,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67億。而由于中國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的老齡化速度或將加速,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將呈現較快的上升趨勢。得益于收入的增加及消費觀念的變化,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樂趣成為眾多老年人的選擇,尤其是對于長期工作但退休后時間極為充裕的老年人而言,適應退休生活、填補退休后的空余時間使得老年人接受再教育的意愿提升。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老年教育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7年,中國老年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級規模。
基于老年教育需求,國家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達到每個縣(市、區、旗)至少1所;支持各類有條件的學校舉辦老年大學(學校)、參與老年教育;鼓勵老年教育機構開展在線老年教育。地方政府政策頻出,其中,上海宣布將在“十四五”期間,重點實施老年大學數量“倍增計劃”,16個區將各新增一所新型老年大學;浙江省《關于高質量推進老有所學的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拓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老年教育服務的事項目錄,制定政府購買老年教育服務相關辦法;上海宣布將在“十四五”期間,重點實施老年大學數量“倍增計劃”,16個區將各新增一所新型老年大學。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及市場需求的增長,中國老年教育行業或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當前,中國老年教育行業主要分布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廣州、上海、北京、杭州等一、二線城市,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較高,人文觀念較為前衛。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老年教育市場的重心將從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向廣大三四線城市傾斜,也將由東南沿海向廣大內陸地區移動,中國的老年教育市場也將迎來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