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糖果是指具有特定的健康或營養功能的糖果產品,包括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型糖果、口腔護理糖果、免疫增強糖果、抗氧化劑糖果、骨骼健康糖果等。
功能性糖果產業鏈上游為糖、淀粉、油脂、膠體原料、添加劑等材料的供應;中游為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抵達終端消費者手中。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功能性糖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健康保健意識不斷增強,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性、安全性要求不斷提高,推動功能性糖果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功能性糖果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26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6.8%。
從銷售渠道來看,目前功能性糖果銷售渠道仍以商場、超市、食品店等傳統銷售渠道為主,線上銷售市場份額占比僅在20%左右。但隨著電商平臺及物流行業不斷發展,線上渠道市場份額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國家出臺《2022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關于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等多項政策,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食品安全秩序,并嚴厲打擊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行為,將會推動功能性糖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市場紅利的驅動下,功能性糖果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種類及功能更加多樣,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在不斷提升,市場供需保持增長狀態,行業景氣度良好。2022年我國功能性糖果產量約為21萬噸,需求量約為19萬噸。受勞動力成本上漲、生產技術進步、產品配方更新等影響,近年來功能性糖果市場均價保持上升趨勢,由2019年的13.3萬元/噸左右上漲到2022年的13.5萬元/噸左右。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場紅利驅動下,越來越多企業進入功能性糖果市場,目前行業內生產企業數量較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由于功能性糖果產品種類較多,單一品牌難以占據較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較低。國內功能性糖果生產企業主要有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吉百利糖果(廣州)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