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在常溫常壓下多表現為一種無色或白色的立方晶體。經過多年發展,食鹽種類逐漸增多。根據是否加碘,食鹽大致可分為無碘鹽、碘鹽等;根據原料不同,食鹽大致可分為礦鹽、湖鹽、海鹽、井鹽、土鹽等。
從市場結構來看,井鹽和礦鹽為我國食鹽市場中占比最大的細分產品,兩者合計占比為60.38%;其次為海鹽,市場占比為22.03%;排名第三的是湖鹽,市場占比為17.12%。
我國鹽業資源十分豐富,為全球鹽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鹽業資源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青海、四川、河南、內蒙古等省市,目前已經形成了江蘇淮鹽、天津長蘆鹽場、青海鹽湖、廣東粵鹽、云南滇鹽、河南葉縣巖鹽、內蒙古吉蘭泰鹽湖、四川自貢鹽礦等八大食鹽產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食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食鹽作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所含的鈉元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食鹽除了直接作為調味品使用之外,還能用于生產蠔油、醬油、火鍋底料等復合調味品。近幾年,我國居民消費結構逐漸升級,復合調味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食鹽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3年,我國食鹽產量已經超過1300.00萬噸。
從銷售渠道來看,我國食鹽銷售渠道大致可分為淘寶、京東等線上銷售渠道和商超、經銷商、便利店、社區門店等線下銷售渠道。目前,我國食鹽市場仍以線下銷售渠道為主,但隨著線上平臺快速發展,未來線上渠道或將成為行業內主流銷售渠道。
從進出口角度來看,我國食鹽產能規模較大,出口量遠大于進口量。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食鹽進口量為14.54萬噸,同比上漲了43.25%;出口量為81.18萬噸,同比上漲了26.71%。從出口目的國來看,我國食鹽出口國主要有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越南等。其中,韓國為我國食鹽出口量最大的國家。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食鹽市場中企業數量較多,但大部分企業整體實力較弱,市場集中度較低。目前,我國食鹽上市企業主要有魯銀投資、云南能投、蘇鹽井神等。隨著我國食鹽市場容量逐漸擴大,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未來我國食鹽市場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