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終形鑄軋一體化,是將連鑄、軋制工藝結合在一起,生產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產品的技術,其生產過程涉及生產節奏控制、溫度控制、軋制模式控制、連鑄液面控制、表面質量控制、性能一致性控制等多種工藝。
近終形鑄造,也稱無余量鑄造,是一種鑄造完成后鑄件表面無需再加工或者加工需求少的鑄造技術,鑄件接近最終形狀、尺寸要求,其特點在于可鑄造高尺寸精度、復雜內腔鑄件,能夠減少生產環節、縮短生產時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鑄件收得率。
鑄軋一體化,是將鑄造工藝與軋制工藝相結合的生產技術,在同一設備內完成鑄造、軋制全過程,鑄件完成后直接進入軋制工序,無需冷卻、運輸、加熱等環節,可生產得到無需再加工的最終產品,其特點在于簡化生產流程、縮短生產時間、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材料浪費。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近終形鑄軋一體化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鋼鐵工業能耗高、排放高,在“雙碳”目標下,面臨技術轉型升級壓力。鋼鐵工件生產流程向連續型、近終形方向發展,可以優化生產流程,進而實現低碳生產,因此近終形鑄軋一體化技術被開發問世。近終形鑄軋一體化集合近終形鑄造、鑄軋一體化技術的優點,目的是獲得高質量產品、縮短生產時間、提升生產效率、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是推動鋼鐵工業綠色化轉型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代表性近終形鑄軋一體化技術開發與應用企業之一。首鋼京唐開發的MCCR-DUE生產線,是全球首創多模式全連續鑄軋生產線,于2021年5月全面達產,產品尺寸精度、板形、性能一致性等優于常規熱連軋產線。2024年8月,首鋼京唐“MCCR多模式全連續鑄軋一體化技術集成與創新”獲得2024年冶金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1月,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鋼鐵工業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2024年2月1日,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實施,其鼓勵類項目鋼鐵板塊中將近終形鑄軋一體化列入。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近終形鑄軋一體化生產線建設規模有望持續擴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