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是指在各類新媒體平臺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碎片化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備連續敘事特征的短視頻內容。微短劇內容多樣,包括情感倫理、懸疑推理、職場勵志、古風仙俠等,具有制作周期短、敘事節奏快、適配移動端觀看等特點。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智能移動設備普及率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內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微短劇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受眾群體覆蓋各年齡層,從青少年到中老年均能找到適配的內容類型,其輕量化的觀看模式貼合現代生活節奏。
隨著國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碎片化娛樂需求持續增加,疊加微短劇平臺數量不斷增長,創作者扶持機制不斷完善,國內微短劇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市場規模持續擴張。頭部平臺通過流量傾斜、分賬激勵等方式吸引專業團隊入場,推動內容質量從草根創作向專業化制作升級。我國微短劇行業蓬勃發展,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微短劇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5.73億元。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微短劇內容不斷豐富,IP 衍生與跨媒介敘事屬性不斷增強,疊加文學、影視、游戲等產業與微短劇的關聯度逐漸增強,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不斷增加,用戶滲透率不斷提高。內容形式從單集獨立敘事向系列化、IP 化延伸,形成持續吸引用戶的內容矩陣。
由于行業發展速度快,內容生產主體多元,監督管理難度大,目前國內微短劇行業存在情節低俗化、價值觀偏差、版權侵權等現象,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家出臺《網絡視聽節目生產經營活動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的通知》等多項政策加強對微短劇行業的監督管理,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國內微短劇行業內參與者數量眾多,包括專業影視公司、MCN 機構、網絡文學平臺衍生團隊、獨立創作者等,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抖音、快手、騰訊視頻等平臺憑借流量優勢成為主要分發渠道,頭部制作公司通過優質 IP 改編和工業化生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新思界
產業研究人員表示,在內容消費升級背景下,微短劇行業內市場參與者數量不斷增加,與電商、文旅、教育等行業的融合不斷深入,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微短劇平臺需要明確自身定位,聚焦優質內容創作,強化 IP 孵化能力,并不斷完善內容審核機制,加強創作者培訓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升用戶留存率。同時,需推動內容與技術的融合,探索互動劇、虛擬人出演等創新形式,拓展行業發展邊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