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市場消費水平的不斷增長,我國整體的汽車產業都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也極大地帶動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就當前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增長速度整體高于我國整車行業的增長速度。
據新思界
《2017-2021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策略分析》顯示,2001-201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5.67%,高于同期汽車工業銷售收入18.28%的復合增長率。截至2015年末,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已突破31,000億元。
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占主導地位
實際上,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起步較晚,在關鍵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難以達到國內合資整車制造商的直接配套標準。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則憑借其擁有的先進零部件設計和研發技術、與整車制造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或其本身便是源自外資整車品牌等先行優勢,在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起到主導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通往關鍵零部件設計和制造的途徑往往需從尋求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開始,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縮小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關鍵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差距進而實現整車關鍵零部件自主配套的目標。
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領域
我國擁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萬余家,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數量保守估計在10萬家以上。我國自主零部件供應商中雖已出現一批專業性較強的企業如萬向錢潮、延鋒汽車內飾系統、福耀玻璃等,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領域,且分散重復。
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也正在逐步走向變革,首先行業整合成為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趨勢。在世界百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排名中,我國無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上榜,這與國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不符。在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化、模塊化、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下,通過業內的兼并收購以及淘汰技術含量低、規模小的企業,從而提高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集中度成為我國零部件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其次,生產技術革新成為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我國整車市場集中度低,競爭激烈,這種競爭形勢促使整車制造商新車型、新技術的推出與產業化不斷加快。在此背景下,汽車零部件生產技術革新成為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滿足整車制造商競爭需要的必要條件。
新思界
行業研究員表示,伴隨著我國整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亦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憑借其上百年的技術積累,在諸如發動機、變速器、底盤各系總成等高附加值關鍵零部件形成了主導地位。自主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則通過不斷學習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先進經驗,正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總體而言,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已形成充分競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