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是以云計算為基礎,以移動終端應用為核心,以視聽、互動等服務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發展新模式。其核心是以游客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務,通過打通旅游行業中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數據流等應用場景助力智慧旅游的建設與發展。國家旅游局將2014年確定為了“智慧旅游年”,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利用網絡等資源發展旅游市場,改變了原有的單一旅游方式,促進了旅游文化、景點、城市建設,革新旅游經營模式,并使得國人的旅游消費習慣逐漸向現代化方式轉變,開辟出了旅游發展新模式。
2015年初,國家旅游局發布《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智慧旅游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續增強,大數據挖掘和智慧營銷能力明顯提高,移動電子商務、旅游大數據系統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等在旅游業應用更加廣泛,培育若干實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形成系統化的智慧旅游價值鏈網絡。在相關意見的指導下,我國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智慧旅游的建設包括旅游管理、旅游服務和旅游營銷三個層面,其中旅游營銷作為支撐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必須引起旅游行業的重視。在智慧旅游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旅游產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游客的數量也日益增多,旅游信息開始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網絡平臺進行傳播,而且信息的內容和數量也日益豐富,包括旅游路線、交通、住宿、購物、自然社會、民俗風情等,符合信息化社會環境下游客對旅游服務的要求。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19年全球及中國智慧旅游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預測,未來智慧旅游的發展在于服務,信息化的智慧技術已經為游客的旅游提供了“吃住行游購”的各種便利,但高精尖技術終究要“落地”,發展需要避免進入被技術、金錢和傳統理念所綁架的誤區,旅游者的需求終將是發展導向,滿足游客日益增長個性化需求會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的完善與成熟。智慧旅游發展將在更大范圍拓展和更深層次延伸上尋求突破,更加理性務實。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國民出游率將達到4.5次,加上入境旅游,將是超過60億人次的龐大市場。旅游者對于目的地信息、往返交通等旅行效率的需求,對于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生活便利的需求,對于旅游品質和服務質量的追求等,都需要市場主體去有效地滿足。旅游經濟運行已進入了國民已廣泛參與到了旅游經濟運行體系中來,智慧旅游的市場體系也將隨之健全發展,行業未來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