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蘋果公司一直沒有公開承認在研發電動汽車iCar,但有關iCar的消息一直被不斷曝出,蘋果的“汽車夢”在硅谷是個公開的秘密。據媒體報道,蘋果著手研究如何為電動車充電,除了與充電站業者洽談外,也延攬該領域的工程人才。由此可見,蘋果豪擲10億美元投資滴滴出行可能只是開始,蘋果公司挺進汽車業的腳步已經加速。
據了解,蘋果至少聘用了4位電動車充電方面的專家,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是想要研發自己的專利技術,比如像特斯拉那樣的超級充電網絡,還是設計一套與市場上其它廠商產品兼容的系統。
德國媒體也指出,蘋果有一支專為汽車準備的德國研發團隊,大概有15到20名“具有革新精神的思想家”,包括工程師、軟件研發人員、硬件開發人員和銷售人員。此外,還有更多證據顯示蘋果正致力于研發電動車。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文件,蘋果近期申請了一個“汽車鑰匙”專利,今后蘋果用戶將可以通過諸如iPhone或者iPad這些便攜設備控制車輛,其中包括車門的解鎖、引擎的啟動等常用操作。
此外,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凱蒂·休伯蒂和亞當·喬納斯的團隊通過研究蘋果研發投入的增量發現,蘋果目前在研發上的投入比當年開發iPhone時多,同時在現金的消耗上甚至比全球前14名傳統汽車廠商的研發投入總和都要多。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從2013年開始,研發投入直線上升,截至2015年,蘋果的研發投入高達50億美元。其它也在進行電動汽車研究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研發投入只有1.92億美元,特斯拉的同期投入也僅有4.44億美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共享出行或是刺激蘋果增加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蘋果對滴滴出行的投資顯示,它對共享而非個人所有的汽車有興趣,認為這一市場成熟時或能成為其一個持續性的收入來源。鑒于蘋果的投入已經遠超其他廠商,蘋果有望奪得電動汽車市場至少16%的份額,而這一比例和它現如今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差不多。
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表示,未來共享移動市場的規?蛇_2.6萬億美元,蘋果2030年將從這一市場獲得400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遠超蘋果其它業務板塊的總和。目前蘋果公司60%以上的收入來自iPhone,iPhone每年為蘋果帶來的收入約1500億美元。此外,谷歌和蘋果在為智能手機供應照相機、傳感器、電池和顯示器方面有著超高的專業技術,如今他們都將目光投向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將其作為下一個增長動力,這兩家科技公司今后可能將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場。
更多
科學問題請關注新思界互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