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P晶體又稱磷酸氧鈦鉀,是國際上公認的綜合性能優越的非線性光學晶體。KTP晶體具有非線性系數大、光學均勻性好、熱導性好、透過波段寬等優點,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是用于中小功率釹激光器1.06μm倍頻的最佳材料之一,現已廣泛應用于激光頻率轉換等領域。
從全球KTP晶體發展來看,1971年,KTP晶體首先由法國Masse合成;1976年,杜邦公司用水熱法工藝成功生產出全球第一塊KTP體單晶;1982年,中國國家建材局人工晶體研究所生長出高光學質量KTP單晶。目前,全球KTP晶體生產企業主要集中于英、美、日、以、中等國家和地區,從原理提出、新材料的探索、器件的開發,這些國家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以色列Raicol公司掌握著KTP晶體生產國際先進工藝;中國則掌握著中低端KTP族晶體產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磷酸氧鈦鉀晶體(KTP)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KTP族晶體主要用于電光Q開關、光參量振蕩器(OPO)、綠光激光器等領域。近年來,全球KTP族晶體下游市場逐漸趨向于使用適用性更強的LBO、BBO晶體,致使KTP族晶體市場需求企穩,2023年,全球KTP族晶體市場規模約為4億元。
KTP族晶體行業是生產型行業,在前期需要進行整體晶體生長方案設計,在方案設計中,由于晶體的生長尺寸、雜質含量、晶體缺陷、質量控制等關鍵環節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導致產品研發周期較長。在完成整體方案的設計后,還需要進行晶體生長工藝的調試。從前期的研發到完成工藝調試、進入量產,需要的時間較長,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新思界
產業研究員認為,KTP晶體行業發展逐步走向成熟,同時受LBO晶體、BBO晶體的替代威脅,我國KTP晶體市場規模有所趨穩,部分企業將重心放在LBO晶體、BBO晶體領域,現存的KTP晶體重點企業有福建聚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山東辰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魯晶光電科技(濟寧)有限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
預計未來,我國KTP族晶體及其下游市場競爭格局大幅變動的可能性較小,市場份額仍將掌握在現有企業手中,新進入企業由于不具備技術、產品等優勢,其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良好的市場影響力,對競爭格局影響不大。以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以銳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晶體-器件”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企業仍將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