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纖(MCF)一個包層內包含多個獨立纖芯,每個纖芯可以獨立傳輸信號,通信容量大;少模光纖(FMF)纖芯直徑大,擁有少數幾個(通常在十個以下)傳輸模式,利用幾個獨立空間信道并行傳輸信號,通信容量增大;多芯少模光纖(MC-FMF)結合多芯光纖空分復用與少模光纖模分復用技術,具有超大容量通信特點。
多芯少模光纖可以應用在對傳輸容量、傳輸速率要求高的場景中,能夠滿足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需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全球數據產生量迅猛增長,傳統光纖通信技術在容量、速率等方面逐漸接近極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新型光通信技術開發受到關注,多芯少模光纖成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在海外,2023年,日本NICT、埃因霍芬理工大學、拉奎拉大學研究人員利用空分復用(SDM)與波分復用(WDM)技術,開發出38芯3模多芯少模光纖,最高傳輸速率達到22.9Pb/s。在我國,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自主研發多芯少模光纖的能力,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24年10月,公司申請的一項名為“一種多芯少模光纖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獲得授權。
我國多芯少模光纖相關專利還有東北大學的“一種低串擾溝槽內嵌空氣孔雙輔助型多芯少模光纖”,北京郵電大學的“一種多芯少模光纖及其參數的確定方法”,燕山大學的“基于空分-模分復用技術的雙溝槽環繞型多芯少模光纖”,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大模場抗彎多芯少模光纖”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當前,為解決通信容量問題,空分復用(SDM)技術極受關注,多芯光纖、少模光纖、多芯少模光纖均有巨大發展空間,與前兩者相比,多芯少模光纖從纖芯、模式兩個維度來擴大通信容量,更具有發展潛力,有望應用在新一代光通信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