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鋰硅氧負極材料,指采用預鋰化技術制成的硅氧負極材料。預鋰硅氧負極材料具備循環穩定性好、比容量超高、安全可靠性高、首效提升顯著等優勢,主要應用于鋰離子電池領域。
預鋰化技術為預鋰硅氧負極材料核心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傳統預鋰硅氧負極材料首次庫侖效率(ICE)偏低等問題。預鋰化技術主要包括電化學預鋰化、鋰金屬復合預鋰化、含鋰配合物預鋰化、含鋰化合物預鋰化等。電化學預鋰化為傳統預鋰化技術,具備工藝簡單、可有效提升ICE等優勢;鋰金屬復合預鋰化指直接使鋰金屬與硅氧負極材料接觸實現預鋰化,可細分為鋰金屬原電池輔助預鋰化、鋰金屬物理輔助預鋰化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中國預鋰硅氧負極材料市場專項調研及企業“十五五規劃”建議報告》顯示,預鋰硅氧負極材料主要應用于鋰離子電池中,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儲能、機器人制造等領域為其終端市場。據國家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4月,我國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產量超過110GWh,新能源汽車用動力型鋰鋰離子電池裝車量達到184GWh。未來伴隨下游行業發展速度加快,我國預鋰硅氧負極材料市場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擴展。
近年來,我國企業及相關科研單位不斷加大對于預鋰硅氧負極材料的研究,已取得眾多新進展。2024年1月,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河南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利用化學預鋰化策略,使酸性氧化物與堿進行協同反應,再經過退火處理,使可逆硅酸鋰與微晶硅實現原位生長,進而制得一種新型預鋰硅氧負極材料,目前該成果已被驗證具備商業可行性。
天津濱海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洛陽聯創鋰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為我國預鋰硅氧負極材料主要生產商。壹金新能源專注于硅基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營產品包括預鎂硅氧負極材料、預鋰硅氧負極材料以及多孔硅碳負極材料等,目前公司已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鋰離子電池產量提升以及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預鋰硅氧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空間有望擴展。目前,硅氧負極材料已成為極具發展前景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這將為預鋰硅氧負極材料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