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蟲乙酯,是由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研發的季酮酸類殺蟲劑,分子式為C21H27NO5。螺蟲乙酯是目前唯一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的現代殺蟲劑,可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同時對瓢蟲、寄生蜂等益蟲具有選擇性,適用于柑橘、蔬菜、啤酒花、土豆、葡萄、棉花等作物。
螺蟲乙酯制備工藝為:SN-1中間體、氯甲酸乙酯及有機堿無機縛酸劑(三乙胺或吡啶)進行縮合反應制得。2024年12月,江西匯和化工有限公司取得一項“一種螺蟲乙酯的合成方法”專利,即SN-1中間體、氯甲酸乙酯、無機縛酸劑(碳酸鹽、碳酸氫鹽和氫氧化物中的一種)、胺催化劑和有機溶劑進行混合,后進行縮合反應制得,該方法具有收率高、產品純度高、生產效率高等優點,適合工業化生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中國螺蟲乙酯市場專項調研及企業“十五五規劃”建議報告》顯示,螺蟲乙酯可以和其它藥物搭配共同制作藥品,2020年來我國螺蟲乙酯復配殺蟲劑專利數量在不斷增長,包括“一種含有螺蟲乙酯與溴氰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一種唑蟲酰胺和螺蟲乙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一種螺蟲乙酯/SPc/dsDpp多元復合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等。
螺蟲乙酯高效廣譜,已在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美國、中國等多個國家登記上市。根據中國農藥信息網數據顯示,截止2025年10月22日,我國相關螺蟲乙酯登記數量為89條,主要劑型包括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原藥、水分散粒劑。
我國螺蟲乙酯市場生產企業包括鹽城利民農化有限公司、甘肅蘭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蘭潤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等。2024年10月,河北蘭潤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螺蟲乙酯擴建項目”環評文件受理公示。2024年12月,甘肅蘭沃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農藥原藥及農藥中間體項目”環評文件受理公示,其中一期項目包括年產500噸螺蟲乙酯。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農業持續發展,螺蟲乙酯作為一種季酮酸類殺蟲劑,市場需求將不斷釋放。研發力度加大帶動下,我國螺蟲乙酯生產水平持續提升,相關復配組合物專利數量也在增長,推動該行業良好發展。我國螺蟲乙酯市場參與者多為中小微企業,市場集中度不高,因此,具有大規模生產實力、產品質量高等優勢的企業市場競爭力更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