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狗是由機器人發展而來的新型細分產品,其由于具備四足且較為像狗而被人們稱之為機器狗。機器狗內置計算機,并集成先進算法、傳感器、控制系統、運動系統等技術而具備決策、運動等能力,被人們用于軍事、工業巡檢、偵查、搜救等領域。隨著機器人市場的成長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機器狗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由實驗室、軍事領域逐漸向消費領域滲透。
就全球范圍而言,美國機器人技術相對發達,人才眾多,在機械制造、計算機、運動控制、傳感器等領域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使得美國在機器狗領域的發展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全球最早的機器狗研究也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但受制于技術不成熟,其在產品方面始終未取得太大的突破。20世紀90年代,波士頓動力公司成立并著力于研究機器人,該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能自我平衡的跳躍機器人,之后波士頓動力公司獲得了美國國防部數千萬美元的投資。進入21世紀,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出四足機器人大狗,并不斷改進優化,2015年,美軍開始測試其機器狗。2016年以后,機器狗被全球主要國家關注,成為機器人發展的熱點,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瑞士等國家紛紛涉足該領域,全球出現多款機器狗產品,如美國的Spot系列機器狗、“阿爾法狗”等,瑞士的“ANYmal”。2020年6月,作為全球領先的機器狗研發及制造企業,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面向大眾的機器狗產品,且展示了一系列產品性能,引發了一輪機器狗熱。但由于價格相對較貴,波士頓動力公司在消費級機器狗方面的發展存在較大阻力。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1-2026年中國機器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得益于價格的下降及技術發展帶來的應用領域的擴展,全球機器狗的市場規模或將擴張至億級體量,機器狗在工業、社會治安、家居出行等領域的作用及用途將進一步被人們發掘。
近年來,借助在電池、電控、電機三項核心技術方面的發展,中國機器狗行業發展迅速,較具代表性的企業有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多購機器人等。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依托全球最為完善的產業鏈及成本較低的智力成本,加之消費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國機器狗的生產成本及售價或將大幅低于波士頓動力公司等企業的產品,從而為機器狗的走向消費大眾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小米推出的不足萬元人民幣機器狗,或將在未來對全球機器狗行業形成一定價格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