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譜儀(NMR),是對各種有機物、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科學儀器。利用核磁共振波譜儀可對液體材料、固體材料等進行研究,可以研究材料的分子結構、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生物分子溶液的三維結構等。核磁共振波譜儀具有不破壞樣品、精密度高、準確性高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在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生物學、醫藥學、農業、工業、礦業、油氣、食品、環境學等眾多領域。
在全球范圍內,核磁共振波譜儀行業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首臺產品由美國瓦里安(Varian)公司生產,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核磁共振波譜儀技術研究。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核磁共振波譜儀產品種類不斷增多。按照掃描方式來劃分,核磁共振波譜儀可以分為連續波核磁共振儀、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儀兩大類;按照性能來劃分,核磁共振波譜儀可以分為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譜儀、寬譜線核磁共振波譜儀兩大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核磁共振波譜儀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核磁共振波譜儀市場規模約為57.9億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3.45%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6億元左右。2015年以來,我國核磁共振波譜儀市場持續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8.2億元左右,受益于探索物質微觀世界需求增長,預計未來5年,我國核磁共振波譜儀市場增長速度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全球市場中,核磁共振波譜儀領先生產商主要有美國瓦里安(Varian)、德國布魯克(Bruker)、英國牛津儀器(Oxford Instruments)、美國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OL)等。在我國市場中,核磁共振波譜儀生產商主要有上海寰彤科教設備有限公司、武漢中科牛津波譜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歐倍爾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青島騰龍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核磁共振波譜儀技術壁壘高,全球市場主要被布魯克等國外企業所壟斷。與歐美日國家相比,我國核磁共振波譜儀行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競爭力較弱,一直以來,國內核磁共振波譜儀市場同樣主要被國外企業所占據。近年來,我國核磁共振波譜儀研發能力不斷增強,部分細分產品的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的格局被打破,但仍有較多領域的核心零部件依靠進口,未來行業還有較大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