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臂,是模仿人類手臂功能、可完成各種作業的自動化機械裝置,能夠接受指令,將物件按照空間位置和姿態的變化要求進行移動,以進行精確作業,是機械人技術中得到最廣泛應用的裝置。機械臂可代替人類進行工作,具有標準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優點。
在新生兒數量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情況下,我國勞動人口比例下滑,且年輕一代進入工廠的意愿較低,制造業招工難度增大。同時,為提高核心競爭力,我國政府大力推動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轉型。這兩大因素作用下,我國制造業對自動化機械裝置的需求快速上升,機械臂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裝置,市場發展空間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機械臂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機械臂一般可進行升降、伸縮、旋轉等運動,利用機械臂末端的機械爪可抓取物件,通過編程可快速、精確且可靠的完成任務。機械臂可以完成焊接、切割、澆注、噴涂、裝配、搬運、碼垛、上下料、助力等工作,可廣泛應用電子電氣、家電、汽車、醫療、食品飲料、娛樂服務、軍事、航空航天等行業中,能夠有效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并提升產品的標準化水平及質量。2021年,我國工業機械臂市場規模約為220億元。
早期,機械臂主要用于工業領域,隨著技術日益成熟,小型化、輕量化產品被研發問世,可用于協作領域,應用在家庭、商業等場景中,例如幫助人類制作咖啡、奶茶,以及制作飯菜、甜品等。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為減少人員接觸滿足疫情防控要求,機械臂在餐廳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可制作中餐、西餐、飲料等,例如制作漢堡、炸薯條、炸雞塊、冰淇淋、雞尾酒等。此領域機械臂也有較大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高性能、高精度機械臂在航空航天領域也有應用需求。在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外配置有機械臂,是我國首個可在太空軌道運行的機械臂,其系統復雜、控制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具有高度自由性,可抓取物品及爬行,具有貨物搬運、艙位轉移、艙外狀態監控、設備檢查及維護、協助航天員出艙等功能。此機械臂由中國電科21所等研發制造,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機械臂在剛性、承載能力、靈活性、位置精度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對生產企業的實力要求高,在海外市場中,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等處于領先地位。早期,我國機械臂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所占據,近年來,受益于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本土機械臂生產企業不斷增多,代表性企業有新松機器人、臺達、新時達、埃斯頓、埃夫特等,在國內市場中的份額占比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