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船舶是電動載具的一種,是由蓄電池或船用發電機等電力裝置產生電力推進的船只。另外,太陽能電動船舶則是借助船上的太陽能電池直接將太陽光轉變成電力以取代燃油產生動力,減低對環境的污染,并減少能源消耗。按照用途劃分,電動船舶可分為渡船、客船、拖船、漁船、郵輪等;按噸位可分為500噸以下電動船舶、500-2000噸電動船舶、2000-5000噸電動船舶、5000噸以上電動船舶等;按照動力劃分,電動船舶可分為純電動船、混合動力船、燃料電池電動船及太陽能電動船等。
近年來,經過產業鏈上下游的通力配合,中國電動船舶整體技術獲得較大發展,但仍難以滿足電動船舶大型化的發展需求,優化和改進現有的技術、產品及探索多元化的技術路徑仍是電動船舶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任務。從行業發展看,由于電動船舶市場認知度及認可度相對較低,加之電動船舶的安全性、動力性能相對不足,導致電動船舶市場需求較小,而技術難度大進一步提升了電動船舶行業的研發及制造成本,拔高了電動船舶行業壁壘。目前,具備電動船舶研發實力及生產能力的中國企業極少,代表性企業有杭州現代船舶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從市場來看,目前,中國電動船舶需求相對較小,但未來,隨著電動船舶技術的發展及整體性能的提升,電動船舶在節能及環保方面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加之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其市場需求或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電動船舶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模達到億級。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環保政策趨嚴,包括船舶在內的交通工具作為重要的污染源,其環保節能要求也持續提升。在國內普遍采用柴油發動機驅動船舶的情況下,趨嚴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要求促使部分船舶用戶在適用的范圍內采購電動船舶,促進了電動船舶市場規模的擴大。2019年,發改委更是將電動船舶的發展納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的鼓勵類目錄中,對于吸引資本、人才、技術等方面資源進入電動船舶領域有重要的作用。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中,包括電動船舶在內的清潔能源船舶再次得到政策的支持,加之國家大力投資建設充電設施,保障充電船舶的使用,對于充電船舶的大規模應用及市場規模的擴大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