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氫站是為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的燃氣站,其主要設備包括高壓儲氫裝置、氫氣壓縮設備、氫氣加注設備、站控設備等。加氫站設備是決定加氫站整體加注能力與儲氫能力的關鍵載體,目前壓縮機、固定儲氫設施、加氫機是國內加氫站核心裝備。其中壓縮機占加氫站設備總成本較高,占比約為30%,根據工作原理不同,壓縮機可分為隔膜式壓縮機、液驅式壓縮機和離子液壓縮機等。
2021年3月,氫能被正式納入“十四五”規劃“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成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六大未來產業之一。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氫能產業發展以及氫燃料汽車銷量不斷增加背景下,我國加氫站建設駛入快車道,加氫站設備領域隨之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022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開展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和集成優化設計研究,結合各地區資源條件,推動長時間電儲能、氫儲能、熱(冷)儲能等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未來我國加氫站設備行業有望在政策持續利好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國內氫燃料汽車銷量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其銷量達到1586輛,同比增長35%;2022年1-3月國內氫燃料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56輛和738輛,同比分別增長7.2倍和3.9倍。在政策支持以及需求驅動下,2021年我國共建成加氫站200余座,較上年增長近100座,進而帶動國內加氫站設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以壓縮機為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加氫站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加氫站用氫氣壓縮機市場規模約為2.3億元,同比增長56%;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7.9億元。目前液驅式和隔膜式壓縮機是國內氫氣壓縮機市場主流產品,從液驅式壓縮機市場來看,目前仍由德國MAXIMATOR、SERAL、英國豪頓、美國HYDRO-PAC等國外企業占據主要份額,本土企業思特克、賽思特仍處于研發階段,國內市場國產化率較低。
加氫設備主要為加氫機,根據壓強不同,加氫機可分為35MPa與70MPa型加氫機,目前國內加氫站設備市場主要以35MPa型加氫機為主。美國P1ug、日本川崎和德國寶馬等企業在35MPa型加氫機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近年來,本土企業厚普股份、北京三盈等已實現量產能力,正在逐步實現國產替代。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未來隨著本土企業不斷突破關鍵技術,國內加氫站設備市場國產替代進程將不斷加快,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