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即金屬注射成型,是指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型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而形成的一種零部件新型“近凈成形”技術。MIM是集塑料成型工藝學、高分子化學、粉末冶金工藝學和金屬材料學等多種學科為一體的新型零部件成型技術,MIM不僅能減少加工中合金成分偏析以及避免鑄態組織不均勻狀態出現,還能進行近凈成形和自動化批量生產,降低生產能耗。MIM具有優良的電學、磁學、光學和力學性能,可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器械、電動工具等領域廣泛應用。
MIM生產工藝流程是指在金屬粉末中加入粘結劑,制成MIM生產所需混料,經過注射成型、脫脂、燒結致密化為成品。現階段,MIM在混料、燒結、模具等環節技術壁壘較高,例如在混料環節中,不僅需要滿足粒度分布、粒徑等基本要求,還需滿足粉末的高純度要求,粉末若含有雜質,易造成制品缺陷;在燒結環節中,硬質合金密度、重力大,在液相燒結時易造成制品變形。
目前國內MIM市場由精研科技、富馳高科、泛海統聯、中南昶聯、臺灣晟銘電子等企業占據主要份額,主要客戶為國際品牌或國內知名品牌企業;其余市場份額由海昌新材、全億大等企業占據,主要客戶為國內品牌企業配套MIM零部件產品。目前我國MIM市場國產化程度較高,未來本土企業還需在不斷占據國內市場份額基礎上,加快占據更多國際市場份額。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雖然現階段我國MIM市場國產化程度較高、國內技術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其受制于生產技術壁壘較高,MIMI在部分應用領域還無法規模化使用,因此創新工藝技術、提高技術水平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精研科技作為國內MIM行業龍頭企業,正不斷加大MIM技術研發力度,根據其公司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精研科技研發費用接近2億元,同比增長18.1%。未來在龍頭企業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以及加快研發進程背景下,國內MIM技術水平有望不斷提升,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