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出線終端,是起保護電纜作用的附件類配套產品,安裝在電纜末端,以保證與該系統其他部分的電氣連接并保持絕緣至連接點的裝置。它除起到密封電纜作用外,同時還可改善電纜末端電場,以便與輸變電其他設備或器具(如架空線、開關等)連接。
電纜出線終端作為電纜的配套產品,其行業發展與電纜行業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2021年以來,根據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發布的數據,計劃“十四五”期間共投資2.9萬億元,相較“十三五”期間增加10%以上,投資資金的增加推動電纜出線終端行業的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電纜出線終端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下游電力、石油、化工、城市軌道交通、汽車、建筑、新能源以及船舶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電纜出線終端的需求量也隨之呈逐漸增長趨勢。2022年,中國電纜出現終端行業市場規模為31.73億元,整個行業保持著非常好的發展態勢。
目前,我國電纜出線終端行業發展已較為成熟,整體市場格局比較穩定。但國內企業主要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中低壓電纜終端,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而500kV電壓等級的電纜出線終端由于技術要求及門檻較高,行業內生產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主要企業有長纜科技、長園集團、青島漢纜、特變電工等本土企業,以及日本住友電工、意大利普睿斯曼、美國Cooper公司等外資企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
“十四五”是我國電網智能化的全面建設時期,在“雙碳政策”的目標下,我國電力系統將向全面清潔化、更高水平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化、充分市場化演進,構建以“廣泛互聯、智能互動、安全可控、開放共享”為特征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在此背景下,330KV、500kV、1000kV以上電壓等級的電纜出線終端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重點,國內外生產企業積極布局上述領域,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力生產及消費國,電力生產及消費規模穩居全球首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能源結構的轉型,中國的電力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由于能源資源分布與電力需求的區域性錯位,中國電力配送及電力設施建設需求較大,西電東送、南北互供等重大電力調配項目的實施帶動了電纜出線終端需求增長,加之電網更新改造、鐵路設施建設及新能源輸變電需求的增長,為電纜出線終端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行業發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