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無人機是一種精準、高效的可遠程控制的航空器,分為消費無人機與工業無人機兩類,其中,工業無人機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代替人工完成多項任務,搭載不同類型的設備來完成空中作業,因此被廣泛用于電力巡檢、應急管理、航空攝影、水利應用、地理測繪、安防巡檢、農林植保等領域。
隨著工業無人機不斷發展,其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根據機身結構不同,可分為固定翼工業無人機、多旋翼工業無人機、垂直起降工業無人機等;根據應用領域不同,可分為地理測繪工業無人機、安防巡檢工業無人機、應急管理工業無人機、農林植保工業無人機等。
現階段,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工業無人機產業鏈。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零部件制造商和系統研究商等,主要負責生產電池、電機、芯片、陀螺儀等零部件和飛行導航、飛行器等系統;中游是工業無人機生產商,主要負責各個種類的無人機生產制造;下游主要是工業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大多應用地理測繪、安防巡檢、航空攝影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工業無人機產品市場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不斷發展,工業無人機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隨著下游行業對工業無人機需求逐步提升,其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9年到2022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從153.46億元上升至576.14億元。目前,在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結構中,地理測繪市場占比最高,達到30.27%,農林植保市場占比為25.25%,安防巡檢市場占比為23.78%。
現階段,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中已經出現多家企業,并且隨著工業無人機市場不斷發展,相關企業注冊量逐漸增長。2022年,我國工業無人機相關企業注冊量為12.1萬家。我國工業無人機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廣東、山東等省份,其中,江蘇工業無人機企業數量最多,約為2.6萬家。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在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中,國外企業主要有發那科FANUC、ABB、愛普生、安川電機等,國內企業主要有縱橫股份、中農立華、億嘉和、華測導航、埃斯頓、眾為興等。由于國外工業無人機企業起步較早,已經具有較大規模和一定的技術實力,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國內工業無人機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技術實力不斷增長,企業競爭力逐漸增強。綜上來看。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