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SAR衛星,全稱為微小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是指一種裝載了SAR(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其能夠在暗夜、云霧遮擋、雨雪等條件下獲取高分辨率雷達圖像,屬于微小型遙感衛星的一種。
微小SAR衛星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能力以及大幅寬大面積成像和穿透能力,不僅能在軍事偵察、軍事監視以及目標搜索、跟蹤、引導、瞄準等軍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還能廣泛應用于民用領域,如地形測繪、洪水監測、地質災害監測、資源調查、農林管理、海洋研究、冰川動態監測、城市規劃建設等,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價值與巨大發展潛力的遙感衛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商業微小SAR衛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商業航天遙感的興起,商業微小SAR衛星已成為各國航天領域發展的重點。從研發進程來看,在國外市場,目前已在軌運行的商業微小SAR衛星包括美國月球探測器LRO中的Mini-RF/ Mini-SAR載荷、德國SAR-Lupe衛星系統、以色列TecSAR衛星、英國NovaSAR-S衛星、日本MicroSAR衛星等。當前國外商業微小SAR衛星行業已逐步邁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
在中國市場,我國第一顆商業化運營的SAR衛星為2017年9月正式啟動的“深圳一號”,是中科遙感微小型SAR新型衛星星座8星座計劃中的第1顆,至今尚未成功發射;2020年12月中國電科38所參與研制的國內首顆商業SAR遙感衛星“海絲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截至目前,已在軌運行兩年多。
此外,還有2022年2月由微納星空自主研制的泰景四號01星成功發射,總重量為340kg,是國內首顆X波段商業SAR衛星,截至目前已在軌穩定運行一年多。目前我國微小SAR衛星技術已相對成熟,未來商業化應用發展空間廣闊。未來隨著相關技術不斷升級,商業微小SAR衛星將朝高幾何分辨率、多維度成像、輕小型化、高時間分辨率等方向不斷發展,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微小SAR衛星是一類性能優異的遙感衛星,大力發展商業微小SAR衛星可顯著提升國家軍民商航天實力、衛星偵察能力以及對地觀測水平,目前該領域已成為全球各國企業布局的熱點。全球商業微小SAR衛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未來隨著國內外相關研發進程不斷加快,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2.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