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電子顯微鏡可簡稱為掃描電鏡,是利用細聚焦的高能電子束對樣品進行掃描,通過光束與樣品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背散射電子、二次電子等信息,對樣品表面或斷口形貌進行觀察和分析的精密儀器。相較于其他類型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具有分辨率高、景深大、成像直觀、放大倍數范圍寬等優點,還可和其他分析儀器相結合,在觀察微觀形貌的同時進行物質微區成分分析。
現階段,我國已經形成了掃描電子顯微鏡產業鏈。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零部件行業,提供電子透鏡、電子槍、成像熒光屏等零部件;中游主要為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生產行業,負責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生產制造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應用領域,多應用于儀器儀表、材料分析、教學科研、印染、化工、生物、醫療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掃描電子顯微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對科研工作和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研究與試驗經費投入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到308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掃描電子顯微鏡作為科研、實驗的重要儀器之一,需求不斷增長。再加上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醫學、化工、紡織等領域快速,掃描電子顯微鏡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國掃描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呈現出逐漸增長的態勢。從2017年到2022年,我國掃描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由9.64億元增長至19.0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55%。
我國掃描電子顯微鏡市場潛力較大,吸引多家企業紛紛布局。國外掃描電子顯微鏡企業主要有蔡司、賽默飛、菲利普斯、日立高新、日本電子、雷恩育斯、捷歐路、泰思肯等,國內掃描電子顯微鏡企業主要有聚束科技、國儀量子、善時儀器、中科科儀、澤攸科技等。其中,蔡司市場占比最大,為22.47%;其次為賽默飛,市場占比為20.92%;排名第三的是日立高新,市場占比為18.86%;本土企業中科科儀市場占比僅為10.27%。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國外掃描電子顯微鏡企業起步較早,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占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由于技術壁壘較高,我國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生產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市場競爭力較低。隨著我國掃描電子顯微鏡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市場競爭力逐漸提高,未來有望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