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船舶是電動載具的一種,是由蓄電池或船用發電機等產生電力推進的船只。與傳統柴油動力船舶相比,電動船舶具有節能環保、舒適性強、使用成本低等優點。電動船舶種類多樣,主要可分為純電池動力船舶、燃料電池電動船舶、混合動力電動船舶三大類。隨著節能降碳政策不斷推進,電動船舶受到市場需求來越多的關注。
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船舶電力推進技術不斷進步,以歐盟為代表的航運碳減排法規不斷推進,帶動電動船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全球電動船舶市場規模超過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5%。從區域分布來看,歐洲地區電動船舶行業起步較早,政策法規較為健全,技術較為先進,市場發展較為充分,為電動船舶主要市場。2022年歐洲地區電動船舶市場份額占比超過60%,位列第一,亞洲地區市場份額占比約為18%,位列第二。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電動船舶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環保政策不斷推進,動力電池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供應能力不斷提高,價格逐漸下降,推動電動船舶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我國動力船舶市場規模約為26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39億元。
船舶是我國水上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在旅游觀光、公務執法、特種作業等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休閑娛樂需求日益旺盛,疊加航運交通、海洋開發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國內船舶工業總產值呈穩步增長態勢,電動船舶具有廣闊發展前景。2019年我國船舶工業總產值約為3900億元,2022年總產值超過4800億元,2019-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7%。
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家、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綠色船舶示范應用和推廣力度,推進內河短途游船電動化,研究探索其他具備條件的內河船舶電動化更新改造的可行性。電動船舶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節能減排政策不斷推進,以及電動技術不斷進步,電動船舶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行業景氣度良好。在市場紅利的驅動下,我國電動船舶研發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代表性企業有上海瑞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