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機即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一種采用總線結構,對工業生產過程及機電設備、工藝裝備進行檢測與控制的工具總稱。與普通電腦相比,工控機具有較強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同時具備防水、防塵、防腐蝕等特性,能夠適應工業生產環境的特殊要求。
工控機種類多樣,根據工作原理不同可分為IPC工控機、PLC工控機、DCS工控機、FCS工控機、CNC工控機五種;根據外形及結構不同可分為上架式工控機、視覺工控機、壁掛式工控機、車載工控機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工業控制計算機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顯示,工控機是工業自動化的核心裝備。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智能制造技術不斷進步,工控機在半導體、機器人、石油化工、物流包裝、交通運輸、醫療設備等領域中的應用愈加廣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我國工控機市場規模約為9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45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0%。從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市場份額占比約為36%,位列第一,中南地區占比接近29%,位列第二。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電力、石化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步加快,智能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內工控機市場需求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工控機需求量超過470萬臺,同比增長約4%。從市場均價來看,2020年以前由于行業整體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市場供給不斷增加,競爭不斷加劇,工控機市場均價呈下降趨勢,由2017年的3170元/臺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3030元/臺左右,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中高端產品需求量不斷增長,價格有所上升,2022年達到3110元/臺左右。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工控機行業起步較較晚,早期市場主要被國外廠商占據,但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內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研發及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國產品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提高,產品憑借性價比優勢獲得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我國工控機生產企業主要有研華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凌華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等。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國內工控機行業將向微型化、定制化、模塊化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