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裝備是指為實現對物流運作的智能化管理,將機器人、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集成到物流系統中用于物流活動的裝備,包括堆垛機、輸送機、分揀機、物流無人機(FMS)、物流機器人(FMD)等。
智能物流裝備產業鏈上游為減速器、傳感器、控制系統、微特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隨著我國科技強國建設不斷推進,研發及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國內減速器、微特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供應能力不斷提高,為智能物流裝備提供良好發展基礎。2022年我國減速器市場規模約為1300億元,微特電機市場規模超過2800億元。
智能物流裝備在貨物的倉儲、傳送、分揀等環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工程機械、快遞物流、醫療器械、汽車制造等領域。智能物流裝備生產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制造費用三大部分。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過64%,人工成本占比超過19%。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中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2023-2027年投資可行性咨詢報告》顯示,在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以及快遞物流等下游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智能物流裝備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近年來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智能物流裝備市場規模約為32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83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7%。
近年來,國家出臺《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多項政策鼓勵支持物流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智能物流裝備作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歐美、日本等國家智能物流裝備行業起步較早,技術較為成熟,在研發能力、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代表性企業有etch Robotics、Starship Technologies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但受研發實力、經驗等限制,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國內智能物流裝備研發生產企業有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德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杰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