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剎車片是高鐵制動系統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指固定在車輪制動盤或制動鼓上的一種摩擦材料,通過制動盤與剎車片之間的摩擦作用起到車輛減速的作用。根據閘片材料不同,高鐵剎車片大致可分為粉末冶金閘片、鑄鐵閘片、樹脂基材料閘片等。由于摩擦作用,高鐵剎車片磨損速度較快,在使用完后需要及時更換剎車片,否則會影響剎車效果并損壞剎車盤。
目前,我國高鐵剎車片產業鏈已經形成。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零部件行業,提供三角托、鋼背、卡簧等零部件;中游主要為高鐵剎車片生產行業,負責高鐵剎車片的生產、制造環節;下游主要為應用領域,高鐵剎車片主要用于高鐵行業。
相較于其他交通方式,高鐵具有速度快、舒適性好、準點率高等優點,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近幾年,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漸加快,高鐵線路網絡日益完善。根據國家鐵路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22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4.2萬公里,共有4194組動車組。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高鐵剎車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我國高鐵市場快速發展,高鐵車組數量逐漸增多,帶動了高鐵剎車片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高鐵剎車片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22年,我國高鐵剎車片市場規模為74.60億元。
國外高鐵剎車片企業主要有龐巴迪、川崎重工、阿爾斯通、西門子等,國內高鐵剎車片企業主要有山東德通、天宜上佳、博深工具、北京蒲然等。其中,天宜上佳在我國市場中占比最大,為41.77%;其次為北京蒲然,市場占比為20.26%。
早期國外高鐵剎車片企業憑借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優良的產品質量,占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但近幾年,我國高鐵剎車片企業逐漸崛起,生產技術逐步突破國外企業的封鎖,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有所增強,未來有望實現完全國產替代。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幾年,我國高鐵剎車片企業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提升產品的綜合性能和使用壽命,為高鐵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運營環境。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高鐵剎車片行業也逐漸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可利用傳感器實時監控剎車片磨損狀態,從而提升剎車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