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應急裝備是為了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在應急全過程中所必需的特定裝備,包括無人機、應急機器人、雷達探測裝備、無人滅火裝備、大型搶險救援裝備等。大力發展安全應急裝備,是推進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我國幅員遼闊,地勢環境較為復雜,疊加經濟快速發展,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擴張,各類安全事故及自然災害事故發生頻率較高,對經濟發展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大損失,發展安全應急裝備對國家安全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12億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554人,直接經濟損失2386.5億元;截至2023年7月28日,全國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070起,死亡10527人。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發展。202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產業規模、產品質量、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的發展目標。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安全應急裝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行業不斷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安全應急裝備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20年我國安全應急裝備市場規模約為7090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0720億元,2020-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1%。
安全應急裝備可分為監測預警產品、應急服務產品、安全防護產品、應急救援產品等。從市場結構來看,應急服務產品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5%,位列第一;應急救援產品占比約為25%,位列第二。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安全應急裝備相關企業注冊數量保持上升趨勢,行業競爭較為充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以及國民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安全應急裝備需求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將超過2.4萬億元。在災害事故日趨多樣化、復雜化的背景下,我國安全應急裝備生產企業需要加強重點裝備研發力度,提升產品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推動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