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鑄造,是液體金屬在真空條件下澆注并凝固成型的鑄造技術。真空鑄造包括真空吸鑄、真空壓鑄兩種工藝,其中,真空吸鑄是反重力鑄造技術的一種。反重力鑄造,是液體金屬在壓力作用下克服重力自下而上進入鑄型并進行填充的一種鑄造技術,主要包括低壓鑄造、差壓鑄造、真空吸鑄等。
真空吸鑄工藝,坩堝位于下方,鑄型置于坩堝上方,二者之間利用升液管連接,鑄型抽真空,與坩堝之間形成壓差,在壓力作用下,坩堝內的液體金屬通過升液管自下而上進入鑄型,并在壓力下完成沖型及凝固成型,形成鑄件。
由于鑄型始終處于真空環境中,真空吸鑄具有液體金屬沖型能力好、可避免飛濺問題的優點,獲得的鑄件內部缺陷少、成品率高,且金屬利用率高、易于實現機械化生產。真空吸鑄的鑄型可以采用熔模殼型、砂型、陶瓷型、石膏型、石墨型等。
真空壓鑄工藝,壓鑄模型腔內抽真空后澆注液體金屬進行壓鑄,有兩種工藝形式,一種是壓鑄模整體密封抽真空,另一種是利用與壓鑄模排氣槽相連接的總排氣槽抽真空。真空壓鑄獲得的鑄件內部缺陷少、組織致密度高,具有優良的表面質量與力學性能,但設備結構復雜、投資成本較高。
在反重力鑄造工藝中,低壓鑄造是坩堝密封通入壓縮空氣形成壓力,差壓鑄造是坩堝與鑄型均密封通入壓縮空氣且坩堝內壓力略高形成壓力,前者適合生產中等厚壁鑄件,后者適合生產厚壁鑄件,而真空吸鑄是鑄型置于真空環境中形成壓力,由于建立的壓差有限,其補縮能力較弱,適合生產薄壁鑄件。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真空鑄造的兩種工藝對比來看,真空吸鑄主要生產中小型、復雜、薄壁鑄件,平均壁厚在5mm左右,在設備投資成本、生產成本、操作性方面更易于實現工業化;真空壓鑄可以生產平均壁厚1mm以的極薄壁鑄件,鑄件表面質量更高、力學性能更優,但設備投資成本高、生產成本較高、生產過程控制難度大。這兩種工藝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