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場控制系統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關鍵組成部分,用于控制光熱電站中的定日鏡場,使其能夠精確跟蹤太陽的運動軌跡,將太陽光準確地反射到指定位置,以實現最大化光熱轉換效率。
太陽能發電分為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兩種方式,其中光熱發電又稱聚光型太陽能熱發電,具有調峰電源、儲能雙重功能,是國家未來發電方向之一。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鏡場控制系統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存在由大量的定日鏡,定日鏡場能有效反射太陽光到吸熱塔上,是實現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基礎,而鏡場控制系統能夠精準控制定日鏡跟蹤太陽,直接影響著光場的集熱效率和電站的投資收益。
鏡場控制系統由鏡場上位機系統、鏡場通訊網絡、定日鏡就地控制器構成,其中鏡場上位機系統包括鏡場值長站、鏡場分析工作站、鏡場操作員站、網絡監控站等。根據設計不同,鏡場控制系統分為無線鏡場控制系統、有線鏡場控制系統,其中無線鏡場控制系統在經濟性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鏡場控制系統在光熱發電領域應用價值高,近年來,隨著光熱發電產業發展,我國鏡場控制系統布局企業逐漸增加,包括浙江可勝技術、首航高科能源技術、恒基能脈新能源、東方鍋爐、江蘇鑫晨光熱技術、成都博昱新能源、浙江辰日新能源、中廣核數字科技、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等。隨著核心技術突破,鏡場控制系統在精度、穩定性等方面也不斷提升。
浙江可勝技術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鏡場控制系統(型號:JKZ01A-01)”是2021年度浙江制造精品之一,目前該產品已在青海中控德令哈10MW光熱電站、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光熱電站等多個商業化光熱電站中應用。浙江可勝技術是《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 鏡場控制系統》(62862-4-2)工作組召集單位,該標準是我國牽頭的第四項光熱發電領域在編國際標準。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雙碳戰略及能源轉型背景下,太陽能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根據《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2024》顯示,截止至2024年,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838.2MW。鏡場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定日鏡的高精度聚光、大規模定日鏡場的集群控制,是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關鍵裝備,市場空間也不斷擴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