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能源技術裝備行業來說,涉及范圍和領域較多,包括傳統能源裝備和新型能源裝備。目前,我國能源技術裝備行業正處于成長期階段,行業當中生產企業數量較多,行業較為知名的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中國航天、南陽二機、三一重工等企業。
近年來,我國能源技術裝備市場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尤其是在新能源技術裝備領域表現較為明顯。從供給方面看,國內能源技術裝備市場逐漸發展成熟,行業當中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逐步提高,因此設備產品的市場供應量也有穩定增長。從制造企業來看,各大企業的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戰略也有不同的側重點。
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17-2021年能源技術裝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對部分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一個簡單概述。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在未來“十三五”發展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緊密圍繞建設世界水平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發展目標,主動適應新形勢新常態,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市場化機制為手段,持續深入推進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積極化解各種不利影響,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
同時,中石油也將深度融入全球油氣工業領域,加快信息化和自動化融合,加快現有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深度結合,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將進一步建設公司的軟實力,不斷提升公司品牌價值和公司文化感召力。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常態背景下,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公司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戰略部署,以適應新常態,以價值創造為中心,強化執行抓落實,下大力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和做好管理提升,保持和提高盈利水平,推進依法治企、規范運作,打造融資平臺,全力以赴完成公司全面轉型發展任務要求。
中國船舶將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推進船舶造修、動力業務、海工業務的產業鏈縱向整合和企業內部橫向協同,集中優質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做強做優船舶海工業務,加快推進豪華郵輪、動力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項目取得實質進展。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戰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保軍工任務,開拓軍貿市場;二是民船產業穩扎穩打;三是強力發展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
中國重工將進一步統一思想、落實責任、統籌謀劃、精心組織,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各項軍品生產任務,同時加快發展節能綠色環保船型,不斷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加快自主品牌船用柴油機、大功率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等配套設備發展。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伴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戰略的進一步推進,預計2020年城鎮化率達60%,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約42萬億元,三一重工也借此機會,公司積極部署公司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戰略,以“雙進”和“轉型”兩大戰略為根基。
雙進:一是進入更大的城市,獲得更好的發展戰略要地,二是進入更大的市場,豐富并優化產品組合,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延伸產業鏈,不斷提升產品成套競爭能力,努力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轉型:一是核心業務轉型,由“單一設備制造”向“設備制造+服務”轉型;二是主要市場轉型,由“單一國內市場”向“國際化”轉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聚焦國際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重點資源,以點帶面,實現輻射;三是盈利能力轉型,創新盈利模式,通過研發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降低成本費用,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核心部件自主研制”。
更多
機械設備分析請關注新思界機電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