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是治療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AR抑制劑可內源性阻斷雄激素與AR的結合,從而抑制AR信號通路的正常激活,進而達到治療前列腺癌的目的。目前國內已批準上市的AR抑制劑有比卡魯胺片及膠囊、恩扎盧胺軟膠囊、醋酸環丙孕酮片、阿帕他胺、達羅他胺六種。
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目前AR抑制劑發展已經歷兩代,AR抑制劑可分為甾體類與非甾體類,第一代甾體類AR抑制劑由于生物利用度和選擇性較差,目前應用較少,第一代非甾體類AR抑制劑有氟他胺、比卡魯胺等;第二代AR抑制劑有恩扎盧胺、阿帕魯胺、阿帕他胺等。相比于第一代AR抑制劑,第二代AR抑制劑具有抑制功能更強、毒副作用小等優勢。
現階段,國內企業正積極開展對第二代AR抑制劑的研究,例如恒瑞醫藥的SHR3680片、海創藥業的HC-1119軟膠囊(德恩魯胺)等。2021年10月28日,根據CDE官網顯示,恒瑞醫藥SHR3680片上市申請擬優先審評,治療高瘤負荷的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AR抑制劑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國外布局AR抑制劑市場的企業有強生、阿斯利康、安斯泰來、拜耳醫藥等,國內布局AR抑制劑仿制藥的企業有江蘇豪森、四川科倫、沈陽紅旗制藥、齊魯制藥、揚子江藥業等。整體來看,國內企業多集中在AR抑制劑仿制藥市場上,新藥研發投入力度有待增強。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統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TO)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男性新發癌癥達到1007萬例,其中前列腺癌新發病例為141萬,位居男性新發病例數第二。前列腺癌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四種,盡管目前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低于歐美國家,但國內前列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前列腺癌藥物市場發展空間廣闊。AR抑制劑作為臨床應用廣泛的前列腺癌藥物,其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前列腺癌新發病例較多,AR抑制劑市場發展空間廣闊。隨著科技技術進步,AR抑制劑已發展到第二代,目前國內企業正積極開展第二代AR抑制劑臨床研究。國內已上市的AR抑制劑有六款,由于國內企業多布局AR抑制劑仿制藥市場,其中尚無國內原研AR抑制劑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