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學中,牛黃被認為具有解毒、解熱等功效,可以治療癲瘋、尿毒癥、喉嚨腫痛等癥狀,在我國中醫藥中應用需求較高。天然牛黃供應有限,因此我國藥品監管部批準人工牛黃、培植牛黃和體外培育牛黃用于替代天然牛黃,其中體培牛黃在藥效上和天然牛黃較為一致,是理想的天然牛黃替代產品。
體培牛黃是在利用活牛,以外科手術的方式,在牛的膽囊中插入致黃因子形成的產品,且具有生產周期短的優勢,可實現量產。但由于體培牛黃技術較為復雜,目前健民集團是國內唯一擁有技術專利的企業,但改技術專利在21年保護期結束。
天然牛黃產量極低,在2018年我國天然牛黃年產量約為1100千克,而下游市場需求量約為5500千克,產量嚴重不足。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日本擁有牛黃相關藥物達到上千種,對于牛黃需求較高。當前日本壟斷了全球約35%左右的牛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體培牛黃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2020年我國肉牛出欄量約為4600萬頭,而全球肉牛出欄量約為30000萬頭。若按照出欄牛成石率1.6%,且每頭牛牛黃產量均為11克,則國內天然牛黃產量達到809千克,全球產量約為5280千克。由此看出,全球天然牛黃產量仍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天然牛黃供需缺口較大,未來體培牛黃替代空間較大。
當前國內天然牛黃年產量維持在800千克左右,但在2020年需求達到5000千克以上,且未來隨著國內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牛黃需求量仍將以20%的速率高速增長。我國牛黃相關中藥古方有580多種,當前牛黃產品市場規模約有320億元以上。目前含有牛黃(天然/體培)產品中,銷量較高的為安宮牛黃丸、片仔癀,其中2020安宮牛黃丸在藥店零售規模達到30億元。
體培牛黃的功效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且在產量和性價比上更為有優勢,是天然牛黃理想替代產品,未來市場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受到技術專利限制,當前國內體培牛黃產量較少,僅有健民集團能夠生產,產量約為5萬噸/年。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體培牛黃作為天然牛黃的理想替代產品,具有產量高、性價比高等優勢,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在國內和海外,天然牛黃應用需求較高,均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體培牛黃替代空間較大。受到專利限制,當前國內僅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體培牛黃,但在2021年隨著專利到期,預計體培牛黃產量將不斷增長。